探索大型语言模型与进化搜索在自动化启发式设计中的协同作用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自动化启发式设计(AHD)中,大型语言模型(LLM)与进化搜索策略结合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大规模基准测试,评估了四种基于LLM的进化程序搜索(EPS)方法在四个AHD问题上的表现,强调了进化搜索在提升LLM性能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依赖LLM的生成能力不足以有效解决AHD问题,而结合进化搜索策略可以显著提高解决方案的质量。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不同LLM选择对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EPS算法发展的建议。
原理
本文提出的LLM-based EPS方法的核心在于将候选解决方案(即启发式算法)表示为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并利用进化计算(EC)范式来优化这些程序。LLM作为搜索的主要引擎,负责生成新的程序和引入现有程序的变异。具体来说,LLM通过上下文学习分析代码示例,生成可能改进的代码,通过合理的提示策略,LLM能够生成更多样化和有效的程序。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遗传编程(GP)需要明确指定函数集和基本集的限制,利用LLM的预训练和微调能力,使其能够设计出类似人类水平的代码。
流程
LLM-based EPS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初始化:使用模板启发式函数初始化种群。
 - 进化:通过遗传操作(如交叉和变异)生成新的个体。
 - 评估:使用预定义的评估器评估新生成的启发式函数。
 - 选择:根据评估结果选择表现最好的启发式函数。
 - 迭代: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达到预设的终止条件。
 
例如,在旅行商问题(TSP)中,EoH方法通过GA框架,初始化种群后,通过交叉和变异操作生成新的启发式函数,然后评估这些函数的表现,选择表现最好的函数进行下一轮迭代。
应用
LLM-based EPS方法在自动化启发式设计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需要复杂启发式算法的领域,如组合优化、调度问题等。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这种方法有望在更多实际应用中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