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模式的监管:跨学科视角下的系统性回顾与未来展望
摘要
本文通过PRISMA指南,从跨学科的法学和人机交互(HCI)视角,系统性地回顾了关于暗模式(dark patterns)监管的讨论。暗模式是指在线界面中用于操纵用户决策过程的设计技巧,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然而,关于暗模式的监管研究仍然不发达且分散,特别是在学者对概念、监管范式和解决方案的看法方面。本文分析了65项研究,总结了法律学者对暗模式研究的独特趋势和特征,识别了五个根本问题和三重层次的伤害。本文批评了当前法规在解决暗模式问题上的不足,并批判性地审查了现有的解决方案,包括法律原则的范式转变、现有框架的改进、技术设计嵌入的解决方案以及设计实践的责任措施。研究还讨论了有效暗模式监管的当前障碍,并探讨了有前景的监管解决方案。
原理
暗模式的工作原理基于在在线界面中使用设计技巧来操纵用户的决策过程。这些设计技巧通常利用用户的心理和行为倾向,通过微妙的界面设计来引导用户做出特定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不符合用户的最佳利益。例如,暗模式可能包括隐藏的取消选项、误导性的按钮布局或复杂的退出流程,这些都旨在增加用户的参与度或促使他们进行不必要的购买。暗模式的设计者利用这些技巧来最大化商业利益,而牺牲了用户的自主权和隐私。
流程
暗模式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识别目标行为:设计者首先确定他们希望用户采取的特定行为,如订阅服务、购买产品或分享个人信息。
 - 设计界面:设计者创建界面元素,如按钮、链接和表单,以引导用户按照预定的方式行动。这些设计通常包含误导性或隐蔽性的元素,使用户难以察觉其真实意图。
 - 测试和优化:设计者通过A/B测试等方法来测试不同的设计变体,以确定哪种设计最有效。根据测试结果,设计者会进一步优化界面,以提高其操纵效果。
 - 部署和监控:优化后的界面被部署到在线服务中,设计者持续监控用户的行为数据,以评估暗模式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一个常见的暗模式是“roach motel”,其中用户可以轻松地进入某个流程(如订阅新闻通讯),但很难退出或取消订阅。这种设计通过隐藏取消选项或使其流程复杂化,迫使用户保持订阅状态。
应用
暗模式的监管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但不限于:
- 法律和政策制定:通过立法和政策来明确暗模式的定义和禁止行为,为监管机构提供执行依据。
 - 技术解决方案:开发自动化检测工具和浏览器插件,帮助用户识别和避免暗模式。
 - 设计伦理:推广设计伦理和公平设计原则,鼓励设计师创建更加透明和用户友好的界面。
 - 消费者教育: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暗模式及其潜在危害的认识。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监管的加强,暗模式的监管将变得更加有效,从而保护用户的权益并促进数字市场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