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异常检测与智能反应规划:提升机器人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实时异常检测与反应规划框架,旨在提高机器人系统在面对分布外(out-of-distribution, OOD)故障模式时的检测和缓解能力。该框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减少这些模型的计算开销,使其能够在线应用;二是如何将它们的判断整合到安全的控制框架中。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两阶段推理框架:首先是一个快速的二元异常分类器,它在LLM嵌入空间中分析观测数据,可能会触发一个较慢的回退选择阶段,利用生成式LLM的推理能力。这些阶段对应于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中的分支点,确保在检测到异常时,各种回退计划的联合可行性,从而保证安全。实验表明,我们的快速异常分类器在资源和时间限制下,能够提升动态机器人系统(如四旋翼或自动驾驶车辆)的可信度。
原理
该框架的核心在于利用LLM的零样本泛化能力,通过两阶段推理机制实现实时异常检测和反应规划。第一阶段是快速异常检测,通过在LLM的嵌入空间中查询与先前记录观测的相似度,快速识别偏离正常条件的异常情况。第二阶段是较慢的生成式推理,一旦检测到异常,系统会利用LLM的生成能力,细致地推理如何应对异常场景。这两个阶段通过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结合,该策略维护多个轨迹计划,每个计划对应一个安全保持干预措施,确保在LLM推理完成前,这些计划的可行性,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流程
- 快速异常检测阶段:系统接收实时观测数据,通过LLM嵌入空间中的相似度查询,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 触发慢速推理阶段:如果检测到异常,系统进入回退安全状态,同时启动LLM进行更深入的生成式推理,以确定异常的潜在危害。
 - MPC策略执行:在LLM推理期间,MPC策略维护多个可行轨迹,每个轨迹对应一个高级别干预策略,确保系统在等待LLM决策时保持闭环安全。
 - 执行回退计划:LLM输出决策后,系统根据决策执行相应的回退计划,确保机器人能够安全地应对异常情况。
 
应用
该框架适用于需要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动态机器人系统,如自动驾驶车辆、无人机等。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反应规划,可以显著提高这些系统在面对未知和异常情况时的鲁棒性和安全性。未来,该技术有望进一步集成到更广泛的机器人操作系统中,成为确保机器人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