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智慧调度:大学课程安排的创新解决方案"
摘要
本文由Matthew E. H. Petering和Marshall Khamechian撰写,针对COVID-19大流行期间大学课程调度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公平的课程调度框架。该框架通过引入扩展的课程交付模式分类、整数规划模型和课程调度算法,确保在教室容量因社交距离要求减少的情况下,所有课程都能在教室内进行一定比例的教学活动。文章详细介绍了该框架的工作原理、流程及其在正常和疫情时期的应用前景,展示了其在实际大学中的应用效果和管理意义。
原理
文章提出的课程调度框架基于三个核心原则:公平性、同时出席和高精度调度。公平性体现在确保每个课程部分在疫情期间至少有一定比例的教学活动在教室内进行。同时出席原则意味着所有学生在一个课程部分中同时在一个或多个教室内上课,而不是轮流出席,这样可以支持面对面的小组活动和中期考试。高精度调度则是指在整个学期中精确安排课程,而不是依赖重复的周计划,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不规则的课程安排和预定的中期考试。
流程
文章详细描述了课程调度的整体流程,包括教师分配、学期规划、课程时间安排、教室分配和课程注册等步骤。特别地,文章介绍了在疫情期间如何从已完成的前五个步骤中继续进行教室分配和时间安排(任务6),或者在没有预先分配教室的情况下进行完全自由的教室选择(任务4A)。此外,文章还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疫情期间使用同时出席原则来安排课程。
应用
该课程调度框架不仅适用于疫情期间,也适用于正常时期的教室分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它能够帮助大学在面对疫情或其他突发情况时,快速有效地调整课程安排,保证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和质量。此外,该框架还具有管理上的意义,能够减少行政工作量,提高调度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