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E框架:利用少量标注数据实现机器人实例分割的突破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名为RISE的新型框架,旨在解决机器人实例分割中标注数据稀缺的问题。RISE结合了半监督学习(SSL)和通过交互学习(LTI)的方法,使得模型能够在仅有少量标注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自我监督和利用未标注图像中的时间上下文来提高性能。该方法在ARMBench和OCID两个常见基准测试中达到了最先进的性能,特别是在ARMBench上,RISE在仅使用1%的标注数据时,其AP50得分达到了84.89,显著优于现有方法。
原理
RISE框架的核心在于其能够利用部分标注的数据进行自我监督学习,并通过生成伪序列来模拟场景交互,从而在不依赖于精心编排的交互序列数据集的情况下,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该框架通过同时处理LTI和SSL的挑战,消除了对专用数据集的需求,并通过耦合预测头来稳定早期训练中的预测,从而防止噪声自我预测掩盖学习信号。RISE框架是模型无关的,可以通过端到端训练增强现有(及未来)分割模型的时序感知能力。
流程
RISE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对未标注的图像进行弱增强以生成“之前”图像x1,然后再次进行弱增强并插入来自实例记忆库的对象以生成“之后”图像x2。接着,对x1进行强增强以生成x3。这三个图像被批处理并输入到模型中,模型通过骨干网络提取特征,然后编码为实例嵌入。实例嵌入从x1和x2用于计算嵌入损失,而x1的嵌入则作为自监督损失中x3嵌入的伪标签。整个框架同时处理监督和半监督数据,通过实例分割模型(Sec. 3.1)和实例关联与一致性损失(Sec. 3.2)来提取学习信号。
应用
RISE框架的应用前景广泛,特别是在自动化分销仓库等领域,机器人需要从杂乱的场景中准确抓取和放置物品。由于其能够在极少标注数据的情况下实现高性能,RISE有望在需要快速部署和适应新环境的机器人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RISE的模块化设计使其能够与其他分割模型结合,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
